苏州恒而思达:以智能制造抢滩布局康养产业新蓝海

 

  养老,既是事业,也是产业;既关乎民生福祉,又是新的经济增长极。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末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3.1亿人,占我国人口的22%。当“银发经济”从国家战略加速落地为万亿级蓝海,不少企业家、投资者跃跃欲试,希冀能在这个蓝海市场中抢占先机。如何掘金新赛道?其实在苏州,机器人养老已从理想照进现实。

  苏州恒而思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抓住国家大力发展康养产业的市场契机,以其深厚的制造业背景和专业的人才团队,致力于发展康养产业,特别是智能床、智能椅和康养机器人等系列产品的研发、制造和服务,以智能制造抢滩布局康养产业新蓝海。

  20余年行业经验厚积薄发,探索中国自己的康养品牌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群体在感知、体力和认知等方面,将不同程度地出现功能衰减甚至失能。养老机器人等产品的出现,不仅可以减轻社会和家庭对老年人的照料负担,还可支持老年人有尊严地独立居家高质量生活。

  

  恒而思达的母公司恒升机械,自2002年成立以来便专注于高端医疗影像设备、智能康养产品及各类精密零部件的研发与生产,累计获得发明专利超30项,实用新型专利300余项。2023年,恒升机械敏锐洞察到市场需求,充分发挥自身20余年来在智能制造与医疗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创新优势,正式布局康养产业,并成功与多家知名康养机构合作,生产销售护理床等。

  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移位机器人,可利用手柄或语音控制机器人自动移位,支持点对点轨迹导航,并配备有语音提醒、自动避障、自动跟随等功能,帮助银发群体自主从床、轮椅、坐便器、洗澡椅转移,预计于2025年内上市。康复器械方面,上下肢主被动训练机器人、穿戴式锻炼行走康复机器人有望于2026年上市。

  听懂中银发族真实需求做360度丝滑的康养产品

  风口之下的银发产业,并非空洞的“概念经济”,而是切实落地在衣食住行医用、文娱社交等众多产业板块之上,找准细分领域长期深耕是制胜关键。

  对此,恒而思达一步一脚印,用“笨”办法问需于“老”。公司团队走到前线,与养老院机构员工、居家老人一对一沟通,多年来持续量化整理中国本土银发族迫切的用户需求。“现在都说数字化时代,但当下中国老人的生活起居数据是很少的,恒而思达要做360度丝滑的康养辅具,就要真的听懂中国银发族的需求。”恒而思达董事长刘彩霞说道。

  在苏州首个专门针对认知障碍老人的康养项目长者卧室中,恒而思达生产的多功能电动护理床已成为标配,贡献了江苏适老化改造的空间范本。

  

  此外,针对机构养老、办公养老、居家养老等众多场景,恒而思达开发了不同产品。从智能护理床、洗浴设施,到智能升降的桌椅台盆灶具,乃至能为长者出门提供站立支撑与行走牵引力的智能买菜车,无不透露着巧思。恒而思达的升降台盆和灶具,也即将走向千家万户的适老化改造中。

   

  擘画“养老+机器人”新图景,书写银发经济新篇章

  从聊天陪伴到安全监护,从生活照料到到专业康复,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机器人在养老领域应用日益广泛,这些原本由子女、伴侣或护工承担的任务,如今正逐渐被智能机器人接手,为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舒适。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开展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结对攻关与场景应用试点工作。而作为苏州市吴中区的两大核心产业——“生物医药+大健康”与“机器人+人工智能”融合而生的康养机器人产业,不仅仅是两个产业简单叠加,更将带动吴中区相关产业链的深刻变革,催生新的产业机遇。

  

  今年初,恒而思达高端医疗影像设备与智能康养产业总部项目正式获得施工许可,成为吴中太湖新城2025年首个实现“拿地即开工”的项目,全力打造“工业上楼”示范样板;3月举办的吴中区机器人应用场景供需对接活动(养老服务机构专场)中,科沃斯、康来瑞、恒而思达等机器人企业与多家养老服务机构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共同探索机器人在养老领域的新模式,为老年人创造更舒适、便捷和安全的生活环境,助力实现从“老有所养”向“老有优养”的跨越,为老年人带来更多福祉。

相关资讯